《35岁从头来,我在广州打电销》的作者、小红书用户@奔跑吧蜗牛负债四十万,拖家带口来到广州做电话销售。他在公司楼下的长椅上记录自己的工作与生活。他的文风幽默,颇有脱口秀段子的味道,他说,“和生活的战斗里,低着头是躲不掉子弹的。”
身边写作大赛终审评委、作家、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认为,这些写作者是真正的“生活记录者”:“他们写下的每个字都不油腻,没有被形容词规训过,也不受现代派文体诱惑,他们的动词、名词都充满力量。”

在身边写作大赛终审评委、历史学家、《茶馆》作者王笛眼里,这些记录具备重要的历史价值,将成为“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档案馆”。他说,茶馆里的漫谈、聊天虽然“私人”,但同样具备公共属性。而且,他说小红书身边写作大赛里的“身边”与他想象的完全不同。不仅是柴米油盐,也同样有惊心动魄。
《在普高率40%的郊区,我女儿有她自己的“北下关”》的作者@云溪是一位80后妈妈,她生活在天津郊区,不换学区房、不给女儿补课,坚持快乐的教育,在小红书上记录女儿“今天真高兴”的成长过程,在育儿焦虑的时代选择不卷。
参赛文章记录的是从幼儿园到初中,近十年间她们一家走过的育儿之路——从北京郊区“菜小”,到普高率40%左右的天津郊区的初中。这些学校就像脱口秀作品《北下关》里描绘的童年乌托邦,没有精英教育,却让孩子意外得到了课本之外更多的生活体验。
她说,在小说书的写作中,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非虚构的力量,因为她记录下女儿有一次提早放学,去喂鸭子,非常开心的状态,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事,却引起网友们疯狂共鸣,纷纷表示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快乐时光。
页码: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