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是音乐产业还有足够充沛的造星能力,能让乐迷每年看见些新鲜面孔,那其实也不必求到演员头上,无奈万能青年旅店、新裤子等一众乐队登场率实在过勤,甚至有了换乘嫌疑,观众对同质化阵容审美疲劳。于是,自带流量的演员,才会成为音乐节海报上的“新常客”,开始发挥粉丝效应,为音乐节“带票”。
![]()
到这里,音乐节的性质也悄然转变,磨损了一些青年文化和潮流消费的先锋感,逐渐向粉丝见面会靠拢。但音乐节需要票房,演员需要线下toC场景,这样的转变只能说是无可奈何的双向奔赴。
页码:上一页
明星
阅读16047
科技
阅读16533
新闻
阅读10195
电视剧
阅读19268
影视
阅读14557